【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诗意是什么】一、
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。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初秋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,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。
诗中“可怜”并非现代汉语中的“可惜”,而是“可爱”的意思,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。“露似真珠”形容夜露如珍珠般晶莹剔透,“月似弓”则比喻新月如弯弓一般,形象生动,富有画面感。
整体来看,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闲适与宁静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出处 | 唐代白居易《暮江吟》 |
诗句原文 | 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 |
字面解释 | 可怜:可爱;九月初三:时间;露似真珠:露水像珍珠;月似弓:月亮像弯弓 |
意境分析 | 描绘初秋夜晚江边的静谧与美丽,展现自然景色的灵动与诗意 |
修辞手法 | 比喻(将露比作真珠,月比作弓) |
诗人情感 |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喜爱,流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境 |
文学价值 | 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是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|
三、结语
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”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在忙碌的生活中,也要学会停下脚步,去欣赏身边那些细微而美好的事物。